再過幾天就是美國選舉日,在選票裡 關於加州房地產的提案有3項: Propositions 15, 19 & 21. Proposition 15, 將加州 商業地產 地產稅的基礎值 調整至每年市場價格。這項提案不包括 住宅, 農業地產 及 太陽能產業。法案若通過,將於2023年生效。1978 年通過的Proposition 13,限制了每年 各類房地產地產稅增加的幅度在2%之內。因此保障了地產持有人或公司每年穩定的支出,可以持續得保有手上的物業,朝著永續發展的方向投資。
Proposition 15 則是針對 商業地產 打破了Proposition 13 法案. Proposition 15 若通過,政府稅收估計將增加$8 billions to $12.5 billions, 稅收所得將分配給各個郡縣,城市的學校和社區的發展。法案強調,將商業地產稅基礎價依每年市場價做正確調整,得以公平;而增加的稅收可以彌補部分財政赤字,免於未來住宅地產稅的基礎值也調整為市價的厄運。個人認為,加州高消費的投資環境已被評比為50州的第49名. 若這項法案通過,由大企業出走的可能性,小商業在COVID 19 重創後的重新出發,以及加州居民平日的消費成本增加,負面的影響顯著. 若增加稅收的結果是ㄧ連串抑制商業的發展,在商業地產貶值,稅收不良的情況下,又有誰能保證下個法案不會動腦筋在住宅地產的地產稅呢?
Proposition 19, 加州55歲以上的屋主,重度殘障,嚴重天災,污染區受災戶ㄧ生有3次機會,可將原有住房的地產稅基礎值轉移到加州任何地方 新購得的住宅,而新住宅的買價 需等於或少於舊有住宅的價值。跟這提案綁在一起的是,子女在繼承父母加州的房地產後,除非是子女搬進自住,不然往後的地產稅基礎值將調整至市價。加州有許多長者 都是幾十年前買房,雖然居住的房產都已增值至美金$1-$3M,但是每年繳的地產稅基礎值仍然是非常地低。目前Proposition 60/90, 容許55歲以上長者 一生有一次機會 將原有房地產基礎值轉移至下一棟新買的房,地點只限制在加州10個郡縣:Alameda, Los Angeles, Orange, Riverside, San Bernardino, San Diego, San Mateo, Santa Clara, Tuolumne, and Ventura.而現今繼承者在繼承地產後,若持續持有,每年的地產稅仍是延續繼承前舊有的低稅。Proposition 19 提案若通過,將減低繼承者 繼續持有 繼承而來,且非用於自住宅房地產的意願;長者因為可以3次廣泛得沿用舊地產稅到加州各個地點,市場上釋出的房地產將會更多,助益於解決加州住宅危機,最大的贏家仍是政府:大幅增加了地產稅及買賣過戶稅的稅收。收益將用在加州山火的預防及地方政府。對於喜歡持有房地產, 和留資產給下一代的華人來說,這項提案的是與否,就真的是因人而異了。
Proposition 21, 加州的Rent Control 的權力由城市擴大至縣郡,將延伸至所有房齡15 年以上的住宅,擁有2棟 房產以下的屋主並不受影響。而新的租客也將受到房租前3年不得漲超過15% 的保護。目前的Rent Control 是限制 每年房租不得漲超過5%+通膨率。獨立房與 2/1/1995 年後建的房並不在Rent Control 的範圍。Proposition 21 若通過,預計市場上部分投資客會因 日益嚴苛Rent Control 的政策而忌諱, 駐足投資買房,原來擁有多出租房的業主也可能因此釋出更多的租房 在市場求售,房屋的供應在市場上增加,而其價格也因此穩定或降低;Rent Control 保障租客住房的權益,減少租客因租金高漲 必須常搬家,或成為無家可歸者的命運。經過初估,政府在因地產降價, 導致地產稅收的損失 將大於出租房求售 而增加買賣過戶稅 的稅收。在以上三提案裡,不難看出美國資本主義造成貧富懸殊的窘境,以及社會主義追求平等,劫富濟貧的掙扎。提案本身沒有對錯,到最終只有前因後果。與其年年提案增稅,Ingrid 更樂見政府更能著重行政效率,善用資源,花錢花在真正對國家有效力的納稅居民身上,更有智慧與策略得發展地方經濟及建設,而不是每年變個名目增加稅收,寅支卯糧。也希望大伙多多深入了解,踴躍投票, 保障自己及家人未來的權益!( 本版所有文章來自原創,圖片來自網路。版權屬於作者,歡迎不經同意,熱情轉發。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)#Rent, #Proposition15, #Proposition19, #Proposition21, #Proposition60/90, #加州山火, #房地產繼承, #55歲以上長者, #美國選舉日119People Reached13EngagementsBoost Unavailable
991 ShareLikeCommentShare